「玩具」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工具。
但是,該怎麼挑選就成了父母的一大課題!
生第一胎不懂,常常花錢買經驗
時間一年兩年過去,玩具電池開始漏液
聲光玩具沒了刺激,很快就吸引不了小孩等等....
再加上我家有個超級愛買的爸爸!
家裡的玩具95%以上都是他買的
或許是因為他長時間不在家
所以總會用物質來彌補他無法陪伴孩子的心情
我雖然不喜歡他這樣
但換個角度想,也是因為他愛買
我才能以較客觀的角度來評比家裡的一大堆玩具
我之所以會認識磁力建構片也要歸功於我家那個愛買的另一半(囧)
他很愛買建構式的玩具給孩子
舉凡像是樂高、拼圖或積木......
其中樂高是買最多的
他說這類型的玩具對於小孩腦力啟發很有幫助
所以風靡全球的磁力片也被他買回來讓孩子試試
這篇雖然是美國Guidecraft磁力建構積木的開箱文
但裡頭集結了我們自己買的百貨知名品牌磁力片
有做個簡單的評比供大家參考....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
因為家裡都是女孩子的關係
印象中小時候的玩具就是扮家家酒、
紙娃娃跟芭比娃娃這類型的東西
老白說他從小就有在接觸樂高積木這些
我自己有感覺到在求學過程中(尤其是做智力測驗)
我的空間概念不如老白那麼強
尤其他可以在20秒之內解出一個魔術方塊
是讓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雖然不同性別會讓孩子的幾何與邏輯發展天賦有所不同
而且通常男孩會比女孩佔優勢
但過去的年代,父母工作忙碌真的很容易疏忽
所以自己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有比較注重這方面
建構式玩具的最大優點除了能訓練手眼協調能力之外
對fine motor skills(小肌肉發展)也有很好的幫助
其中最容易被疏忽的就是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視覺-空間智能)的培養概念
每個人睜開眼睛觸目所及就是生活在一個充滿3D空間的環境裡
也許太理所當然,導致很少人會去注意這種視覺空間能力
其實是需要靠大腦去分析空間形體再用眼睛把事物影像化的。
視覺空間能力是每天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到
這是一種能將 2-D( X,Y 座標軸代表物體位置)或是
3-D(空間中以 X,Y,Z 座標軸代表物體位置)表徵在我們的大腦中
而且能自由改變物體的方向或是將物體旋轉的能力。
舉例來說,當你走入一個校園時,
你的左方約十一點鐘的方向有一片草地,
而草地的中央有個小池塘;右手邊約一點鐘方向是一排排的建築物。
你的前方有兩三隻狗兒在追逐嬉戲,而你的正後方則是學校的大門。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試著回想剛剛描述過的物體,
這些物體是否已在你的腦海中一一浮現
而且出現在不同的方位?
在生活上我們所知道的像是
建築師能設計出精密的高樓大廈
室內設計師能把適當大小的物件放入空間裡
雕塑家能把一個藝術品雕塑出來
外科醫師在開刀過程中能在血管器官之間靈活運用手術刀
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
具備這些能力通常是因為他們有過於常人的視覺空間智能
當然,我們並非要把小孩訓練成這些職業
我讓小孩接觸建構性玩具是想給他們腦袋有多元化的發展
這對他往後的學習之路必有一定的幫助。
Guidecraft最早於創力於1966年
在美國是很大的兒童積木益智品牌
也是美國蒙特梭利教育的指定教材
我陪孩子玩了不同家的磁力片發現
Guidecraft旗下的磁力建構積木跟市面上的磁力片不太一樣
它是依照年齡層分成三種款式:
弧形、實心跟空心。
在組裝難易度上從簡單到難依序排列 :
實心(3歲)> 空心(4歲)> 弧形(5歲以上適用)
我以目前手上現有的磁力片樣式來介紹一下
【空心磁力片】
這是市面上最常看到的磁力片樣式
每個品牌做的造型都不盡相同
Guidecraft推出的形狀很多
再來片數多可以組成的樣式就越多
但相對的價格就越高
這家磁鐵是用世界上最強的"釹磁鐵"製成(那個字唸ㄋㄩˇ音)
不會因為時間久了磁力就衰退,堪稱是磁鐵界的呆森啊!
當然,我今天會特別寫出Guidecraft的磁力片
是因為它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磁石位置在端點處"
蛤?!這哪算什麼特點?
別急~我拿我家原本在玩的品牌來跟Guidecraft比較
它牌磁力片的磁鐵在每一邊的中間
市面上幾乎都是做成這種型式
G牌磁鐵則是位於頂點,而且是使用圓型磁石
實際玩了才發現
磁鐵位置不同除了影響建構片能否單獨站立之外
也限制了孩子的創作空間
像G牌磁石是崁在建構片的每個角
小孩隨便拿起來互吸都很直挺,造型穩固
這對幼兒的手指操控上就是個很大的優勢
See~這張照片更明顯了!
一柱擎天跟軟趴趴的對比照(噗)
它牌磁力片,片跟片之間附著點較弱
因此作品有明顯笨重的感覺,但G牌就是精神抖擻的樣子(我這比喻有懂吼!)
老白原本不覺得磁石位置會影響結構穩定度
他還特地組成模型來比較看看,結果.......
我錄了一段影片給大家參考~~~
若不是親身使用過,還真是讓消費者難以發現這個關鍵又精心的設計
多虧老公平時愛買,才能讓我看到Guidecraft的與眾不同(喂)
*可以參考這篇磁力片的網路評比:goo.gl/LppGrg(分析的很精闢)
我看恩恩玩好有趣.....
5歲10個月的他會先思考一下要拼成什麼內容
頭腦預先想一個目標
操作這些建構材料,把它們連接成型
磁力片完全就是一種從零到有的概念
讓小孩腦袋思維從平面到3D立體的轉變
透過手腦併用感受神奇的變換
跟樂高比起來磁力片趣味跟挑戰性又更高一級
雖然有時做出來的成品跟恩恩原先所想的不盡相同
但我看兒子都會很有耐心的去修正模型。
也許這跟他從兩歲就開始接觸樂高也有關聯
因為建構式的玩具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
可以學著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2歲多的小羽還只會簡單的平面排列
我時常覺得買一組好的益智玩具給孩子是一種很值得的投資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看我家兩個小孩
妹妹兩歲多,哥哥五歲多
同樣一組玩具在他們手中我卻能看到不同的玩法
對他們來說就是不同的收穫
這樣的玩具就買的很值得!
【實心磁力片】
這款適用3歲以上的小孩
做成片狀式的,面積大拿取上比較容易
不過我看兩歲的小羽已經很會拼裝了
而且它每一片都色彩鮮豔
在玩樂的同時也能教小孩認顏色
購買的片數越多能組出來的樣式就越多
這主要是看自己的預算來做選擇
使用檢驗合格的ABS的半透明塑料製成
每一片都安全不刮手
附有一本原廠手冊,就算初次接觸也不用擔心不會玩
這就是要讓小孩隨便組,發揮他們的創意
連生活上看到的東西,恩恩也能用磁力片做出來
【弧形磁力片】
這組是市面上少見的款式
在組裝上也比上述兩款有挑戰性
除了形狀有較多的變化之外
也因為磁力片有弧度,稍有難度,
所以這款不適合太小的孩子
建議五歲以上再入手較好
恩恩很仔細在研究說明書圖片
我看他玩的時候常常都是驚奇連連
尤其看他做出什麼具體的模型都會特別興奮
恩恩說這是腳踏車,噗
還有很多造型等著孩子去發掘
兒子用不同款的磁力片蓋了一個獸籠(?)
Guidecraft的每款磁力片都可以互相連接運用,不用擔心不能連接
兩歲多的小羽在一旁也不惶多讓
不會拼具體的東西也無妨,拿來做面具也是一種創意XD
哥哥看了也學妹妹做了一個
甚至哥哥還把歪腦筋動到妹妹身上
噗哈哈哈哈哈哈
小羽超愛哥哥幫她做的造型
很多玩法都是小孩自己亂發明的
看著兄妹倆的互動,時常覺得孩子的世界真的好單純快樂
另外,磁力片因為有磁力的存在
它對幼兒手指的力量要求會低一點
比較容易建構出一大片,容易有成就感。
而且拆開所需的力氣也比樂高小,玩起來更輕鬆。
最後,媽媽們最在乎的收納來了......
以往我最怕小孩的玩具散落一地
然後大人不小心腳踩到,會痛到想罵髒話!
但這個磁力片收拾很方便,每個都有磁性
只要用手輕輕撥一撥,全黏在一起
一股腦丟收納盒收工,哈哈。
而且出去玩的時候方便攜帶,體積小,重量輕
如果還有閒情逸致可以要求小孩分門別類把它們放回原本的盒子
再整盒收進收納籃就很整齊了。
磁力建構片是一種從零到有的形體
靠著片狀型態彼此相吸構成的立體物件
結合 點、線、面、平面、立體、3D空間的全腦處理
是帶有抽象而且多元化的挑戰
可以刺激小孩的空間想像還有組織架構的能力。
不僅如此,我發現玩磁力片還能培養耐心跟專注力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讓小孩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也能產生更高的EQ。
據我觀察,恩恩從一開始接觸磁力片會因為建構不良倒塌大叫
漸漸的他越來越懂得克服組裝時的困難
一直到現在十分熟悉各個零件
還能隨心所欲的自由創作。
我看到的不只是他做出一個成品
還有他在這個玩樂過程中逐漸發展出的全方位能力
以上心得就供大家參考囉~